红网时刻5月15日讯(通讯员 李日生)5月14日清早,在水口山镇岩门前村大洞里,村民杨怀荣、杨合明开始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利用自己精心制作的工具进行涵洞清淤,时而掏出衣服、鞋子,时而掏出塑料薄膜、旧衣物、卫生巾等,时而掏出少量的泥沙,清淤工程在缓慢推进。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耐心艰苦的奋战,涵洞于下午6点得以疏通,水流畅通无阻。
春耕春播时期,有多名村民反映大洞里涵洞堵塞严重,水流量很小,下游稻田供水不足。该涵洞口径小,人根本进去不了,且斜穿马路,足足9米多长,依靠当地技术彻底清淤,几无可能。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此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破道清淤方案,并向水口山镇政府汇报。蒋国荣镇长获悉后非常重视,带着副镇长唐文荣进村视察,核实情况后组织召开村班子会议,商讨解决办法,最后制定了三套方案。一是利用特殊掏挖工具分别从涵洞的两头同时进行,最后中间会合;二是在马路中间挖掘一个1米宽的圆洞,再从圆洞向涵洞两头贯通;三是是用挖机破道,等涵洞疏通后,再将道路水泥硬化,此法工程造价大,且影响车辆通行,诸多不便。会后,村里先选用第一套方案,安排两名精干民工。两民工商量了一个下午,并作了全面细致的准备,于第二天早上行动。
涵洞疏通了,粮食生产有了可靠保障,“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村民们悬着的心落地了。涵洞下游缺水的稻田得以及时灌溉,有效避免了因稻田供水不足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群众纷纷称赞:“干部们心系群众,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实事!”。
来源:岩门前村
作者:李日生
编辑:陈涛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