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古城
零陵夜宴
红网时刻7月1日讯(通讯员 张兴国 唐胜 记者 单建华)六月碧蓝的天空下,稻田似绿浪,硕果挂满枝。零陵大地上,乡村在变美、产业在变强、群众在变富……振奋人心的脱贫画卷在这里展开,振兴发展的欢歌笑语在这里响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蓝图,零陵区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谋长远,用忠诚、担当、情怀奋力书写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时代答卷。
筑牢底线补短板
“以前村里很穷,通讯基本靠吼、出村基本靠走。”大庆坪乡芬香村第一支书杨自柏说起以前的芬香村连连摇头。
芬香村是零陵最偏远的省级贫困村。自2015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后,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扶贫产业蓬勃发展,村级面貌焕然一新,村庄被住建部评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
走进菱角塘镇文雷村,连片果园闪着耀眼的金黄,数百个大棚里蔬菜长势喜人,全村组组通水泥路,户户改厕改水,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还成为零陵区小康建设示范村、文明村、党建工作先进村、十佳环境整治村。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零陵区脱贫攻坚战场,振奋人心的脱贫乐章余音绕梁。零陵区曾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四万多人,省定贫困村41个。2020年,零陵区尽锐出战,一鼓作气决战脱贫攻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脱贫攻坚战实现圆满收官,零陵区荣获2020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区。
“以前全是小高炉,天空灰蒙蒙,如今小高炉都拆了,政府办了件大好事!”珠山镇居民刘先生指着门外的蓝天开心地说。
珠山是湖南最大的锰矿区,当地非法小高炉多达数十家,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为了拔掉这颗“硬钉子”,零陵区成立了12个拆除小组,仅用4天时间,46家非法小高炉全部拆除,珠山镇又恢复了碧水蓝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零陵将生态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多方投入8亿元,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320多家个体锰矿开采户被整合成8个,回填采坑350多个,平整、复垦土地1800多亩,恢复植被2100亩。在农村环境整治中,完成了两个村的污水治理任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投入治理资金5.5亿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整体推向市场,实现作业与管理分离,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100%;城镇污水处理率逐年提升,处理率目前已达98.3%。目前,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2%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
零陵区大力实施“三场四位”(农贸市场、广场、停车场、学位、床位、蹲位、车位)建设,持续用心用情用力擦亮“学在零陵”“健康零陵”“文化零陵”三大品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狠抓学位建设,投入20.7亿元,竣工学位项目13个,新增学位4.5万个,超大班额、大班额现象清零;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省级健康促进区,4个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卫生院,七里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关键绩效指标排行榜50强;实施文化景观打造、文创产品开发、文化产业培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文化氛围营造“五个一”文化惠民工程,启动潇湘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
夯实基础出良序
宽阔整洁的道路,停放有序的车辆,设施完善的健身休闲场所……这是零陵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小区老渡口社区桃江安置小区今天的模样。
“原来垃圾成山,秩序混乱,现在好多了,干净整洁,漂亮舒适。”今年70岁的安置户龙年英乐呵呵地说。
作为永州市唯一的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县区,零陵区突出党建引领,建立“党政主导、部门主责、基层主抓”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围绕治理体系、工作布局、治理方式“三个现代化”目标,明确17个重点、41项任务、126个具体要求,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2020年,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被评为新时代清廉乡村治理建设“十佳案例”;创新推出的“137”治理模式,在全国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进会上得到充分肯定;七里店社区网格员陈萍被评为2021年全国平安卫士;2020年零陵区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县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针对农村群众“饮水难、出行难”等问题,零陵全面实施城乡“五个一体化”(供水、供气、医疗、客运、环卫)建设,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2处,新增自来水人口3万人,开通“村村通”农村客运线路28条,实现“村村通”全覆盖。针对群众“就业难”,新增城镇就业60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5000余人,“五险”统一征缴、社保“一卡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民参保登记等工作深入推进,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这个真不错,以后办事就方便多了,服务态度好不好,我们说了算!”在零陵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两名群众正兴致勃勃地在用微信扫码,这个二维码是零陵区纪委监委推出的政务监督扫码评议系统。评议系统通过“扫码监督”方式让权力的行使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只要掏出手机轻松一扫,就可以对参评机构政务服务的作风、效率、和廉洁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相关部门如果存在推、拿、卡、要等问题,随时可以通过扫码向我们反映。”零陵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黄永新在湖南时代阳光药业公司上门监督服务时,向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可以说,小小二维码促进了干部作风大转变和营商环境大优化。
涵养文化增气质
没有文化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近年来,零陵区将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加快推进全面小康进程的重要抓手,按照“以文兴旅、以旅兴业、文旅融合”的思路,立足“潇湘之源、诗画零陵”形象定位,以全域旅游的战略眼光布局谋篇,全力推进“进城、下乡、入水”旅游体验,一跃成为旅游“网红新地标”。2020年零陵区游客接待量6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6亿元,极大提升了全面小康零陵的质量与成色,也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依托特色文化,绘就历史文化名城一幅画。零陵区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9地;非遗保护项目48项,代表性传承人88名,非遗保护传习基地6个,非遗展厅2个,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非遗项目名列全市三强。
塑造品牌文化,唱响文旅融合一台戏。连续四年举办零陵民俗庙会、零陵古城开街庆典、中国农民丰收节、柳宗元文化旅游节、清明祭柳、柳子百家宴等;实施“千车万人游零陵”活动,组织“锦绣潇湘·古城零陵”百家旅行社踩线活动以及“锦绣潇湘·畅游永州”粤港澳大湾区万车游永州;拍摄《潇湘从这里开始》等城市形象宣传片,打造大型原创舞台剧《潇水长歌》《潇湘飞仙》《潇湘烟雨》三部曲,打响“零陵夜宴”品牌。
共筑创新文化,点亮旅游富民一个梦。东山景区成功创建4A景区,开通8条旅游公路,建成全域旅游标识牌203块,打造全域旅游大数据指挥中心、“零陵一机游”微信客户端,新建游客集散中心电动车充电设施,升级智能门禁系统,完成旅游厕所11座,成功创建为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彰显有礼文化,串起公共文化服务一张网。对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进行提质改造,完善城区公共文化场馆功能;实现16个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全覆盖,334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实现总分馆制建设落地,建成图书馆、文化馆总馆各1个,图书分馆195个、文化分馆47个,文旅云平台1个,真正织牢了区、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站在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和千年小康梦想的历史交汇点,今日之零陵,追梦步伐如此铿锵。
石岩头镇财家村
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梁园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