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老实人袁忠民
2021-08-09 15:18:27 字号:

红网时刻8月9日讯(通讯员 蔡爱军)一群文友又聚在一起,点菜,上酒。

这样的聚会,每隔一段日子,就得重复上演。文友们习惯了这样的聚会,以排遣几日来积累的孤独,更期待聚在一起时的胡吹乱侃,人人脸上潮红得像个女人最快乐的时光。

微信图片_20210809162223.jpg

这一日的聚会,有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我们当中年纪较大的袁忠民大哥当选了永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消息灵通的文友应该早就得到了消息,我是第一回听说,不禁有些惊诧。我是很难把眼前这个老实巴交的大哥,跟道德模范叠合起来,他身上也应该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就跟他给我们的印象,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怎么就成了道德模范?

几十年的交往,老袁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老实,是个十足的老实人,所以我们都敬佩他。他自己也提前总结了自己的这一生,当老实人,做老实事,我觉得总结到位,可以当成组织上对他的最后评价。

微信图片_20210809162308.jpg

老袁年轻的时候,很有些名气。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袁忠民在山区当代课教师,他喜欢写一些新闻稿,县广播站经常会念到“通讯员袁忠民”的名字,后来粮食部门把他“挖”了过去。1992年,县级永州市创办机关报,袁忠民又遭遇幸运的一“挖”,组织上把他调进了报社,从记者一直干到副总编辑。1997年袁忠民调入零陵区委宣传部工作。他在报社的时候,那时我单位也在办一份报纸,就在他们报社的印刷厂印刷的。我跟他其实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听到太多人提到他的大名,我记住了他,也见过他一次。那时的他是年轻的老袁,脸上可没有一丝的皱纹。他的眼睛不大,眼神却朴实得像山里清澈的空气和水。老实说,他的相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见过之后也仅仅对他的两道剑眉留有印象,其次,还留有一种很特别的印象,我觉得他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山里人。

后来我们交往多了,也就印证了他给我的初次印象,他确实是个老实人,他心里根本就不会有哪些虚头滑脑的东西存在。

趁着大家给老袁敬酒致贺辞的时候,我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袁忠民的事迹。总体看来,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能让大家感动的事情,他的事迹都是一些微小的生活和工作的点滴。譬如个人作风上,老袁从不贪单位的便宜,工作不讲价钱,任劳任怨,“老黄牛”一个。

微信图片_20210809162201.jpg

袁忠民在区委宣传部负责办公室的工作,却是个十分爱惜羽毛,处处避嫌的人:办公室购买任何物品,他总要找个“监督”的人一起去买;接待客人他从不一个人签单,总要求至少有一位同事跟他一起去签。有次几个同事报账离开后,袁忠民发现地上有100元钱,他立即捡起给同事送去,但同事却说没掉钱,他便将这100元压在办公桌玻璃下。别人看到这100元钱时,以为是假钞,袁忠民却认真地说:“这钱不是假的,但也不是我的。谁能证明这钱是自己的,就拿去。”有次同事陪他一起去缴电话费,恰逢电信搞活动赠送了50元钱。同事半开玩笑地说:“老袁,这钱我俩吃早餐算了。”袁忠民却正色说道:“这可不行!这是公家的,要上缴单位。”办公室的废书旧报,袁忠民就捆好统一卖掉,卖掉的钱就与同事去买了茶叶,放在办公室招待客人。这倒不出我的意外,老袁就是这样一个老实人。

这些材料明显有点凑的嫌疑,但材料也侧重写了老袁工作上的表现。

袁忠民调到区委宣传部之后,其才能得到了领导的“重用”。面对领导的重视和信任,老袁是任劳任怨,勇挑重担,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十分完美。

2007年,区委宣传部领导觉得要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已身兼数职的袁忠民主动挑起了这副担子。他发挥自己做过记者的特长,注意抓舆情中的“热点”、工作中的“难点”和社会民生的“焦点”,采写了大量的舆情信息。当年,零陵区委宣传部被省委宣传部定为“舆情信息直报点”,并被评为全省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此后连续5年,零陵区委宣传部都被评为省市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袁忠民也年年都是全省或全市先进个人。

2009年,区委领导要求宣传部办好《零陵瞭望》杂志,任务又落到了袁忠民身上。这回家人都纷纷反对:“你再干几年就要退休了,还揽着这份苦差使干嘛?你一个工人,难道非要苦干到退休?”

袁忠民却憨厚地笑了笑,“拿着工资,不干活怎么行?”而凭袁忠民干了一辈子的秉性,既然要干,那就要把工作当成作品一样干到完美。《零陵瞭望》每月要出一期,约稿采写、编排校对、印刷投递……所有的活都由袁忠民全“包打包唱”了,工作量与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这是谁都不愿碰的“硬骨头”,袁忠民却接了下来。他办《零陵瞭望》更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为了写好刊发的文章,他常常熬到凌晨才睡。每次出刊前,与老伴晚上去散步,他总要“顺路”拐进打印店将清样取回家,然后校稿到半夜。刊物出来后,他又给大院里每家单位送去(大院外面的单位由邮局统一寄出),每期都要送寄1000多份。《零陵瞭望》做到了每月定期出刊,至今已出了50多期,上上下下反响较好,成了零陵区宣传工作的一大品牌。

老袁的这些工作表现,似乎也很平凡,但是从老袁年年获得先进的情况来看,还是要比我们很多人,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继续看,看到下面的这个事迹,内心才泛起了些感动的浪花。

袁忠民不仅将每件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在家里,夫妻和睦,孝老爱小,也是堪称楷模。他的岳母80岁时中风瘫痪在床,老人本来有5个子女,其他子女工作忙,不方便照顾,袁忠民就将岳母接到家里招呼了3年。3年里,岳母的每餐饭,都是袁忠民做的,有时还一口一口的喂下去。老人大小便不便,都是袁忠民精心伺候。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那都是因为伺候在床的病人,心身都非常疲累,就看谁能坚持,把孝心坚持到底。岳母在家里的3年,袁忠民咬着牙跟身心的疲累抗争着。他的脸上总是露着笑容,不断地哄着岳母开心。岳母逢人就讲,袁忠民是世上最好的女婿。

作为道德模范,这些材料总觉得还是平淡了点。但是作为老袁的朋友,我又为老袁当选道德模范而感到高兴。敬酒的时候,有个朋友对老袁做出了跟我一样的评价:老袁是个老实人,老实得让人心疼。他一直是个工人身份,有多少次的转干机会,都因为他的老实而化为泡影。

确实,老袁是个老实人,他老实了一辈子。这本来就是我们做人的初心,可是在现实面前,我们有多少人能够坚守这颗初心,能做一辈子的老实人呢?

其实,做一辈子的老实人确实不易,对于我们每一个活在现实里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很高的标准。

这么想来,我觉得老袁当选道德模范,又是当之无愧。

酒席终于散了,在酒店门口告别。我拍了拍老袁的肩膀,由衷地敬佩他的坚守。我想告诉他:你,确实是我们中的道德模范。

来源:零陵融媒体中心

作者:蔡爱军

编辑:郑志祥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