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不是亲人 胜过亲人——记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德之风
2021-08-13 08:56:10 字号:

作者 杨永华

今年我72岁了,年轻时在家做木工活,改革开放后,我到零陵城里谋生,度过了三十个春秋,今年我回邮亭圩镇白杨村的老家看30多年前修的一座红砖瓦房,年久未住,下雨漏雨,涨水进水,根本无法居住,于是我填高地基,重操旧业装修一下,回家有安身之处,度过晚年,树长天高,叶落归根,我回到家写了个报告给村委会,反映了我居房的全部情况,李支书同意旧房改造,我又将报告送到镇政府呈给罗书记看后,罗书记说:“你的房子矮了,伏起不好看,要拆掉重修,即通风又采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目的是节约钱。我急于建房可天不作美,遇上暴雨季节,天天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雨下过不停,建房一直不能动工,人算不如天算,只好等待好天气。五月二十一日是阴天,我爬房子装模板,未钉钉子,板子滑,我摔了下来,右脚膝骨痛得我不能站立走路,打电话叫我大女婿开小车把我送进永州市第四医院,通过检查、验血化验、照片、影像诊断,右膝断胫、骨拆,拿到核磁检查报告单,我要我大女婿开小车把我送到邮亭圩中心卫生院,这是我的要求,目的是邮亭圩中心卫生院住一个星期院只交200元,我住了七天还疼痛不止,毫无好转,我躺在病床上,拿手机打电话向永州市第四医院求救,在电话里,我向院长做了简单的伤情汇报情况,院长回电话对我说:“卫生院与医院对比,是有差别的,如果你到医院来治疗,医院的医疗技术比卫生院都好些,可是农合医保科批到邮亭圩卫生院,是否在我院能报账,等我问清情况,把你协调一下,等我的电话,大约半个多钟头,我接到院长的电话,说:“你赶快把卫生院出院手续的账结了,叫救护车把你接过来,到了四医院,用单架把我送到外科骨科四楼,这时一位姓沈的医生与护士围了上来,热情地问长问短我的伤情,并立即给我安排了床位,沈医生给我开药,护士给我打针,忙过不停,接着沈医生给我捆石膏,我行动好不方便,脚如舂锤一样,更加难受,到了晚上,我偷偷地解掉,连续解掉石膏3-4次,沈医生不发脾气,每次都重复把我捆上石膏,还细心耐心地向我作解释工作说:“如你不挷石膏,长起骨会错位,要重做手术,我再三考虑后,觉得沈医生讲的是为我好:护士给我打针,情切切、意绵绵,针针感动了我的心,是好心帮我早期康复,下地走路……

住院我交了一千元,一个星期后,护士对我说:“你交的钱,现已欠了,打电话叫你家人送钱来,按规定欠钱不给药打针,我电话打了三次,我三个女儿一个儿子,没有一个送钱来,也没有到医院来看我,打电话叫我儿子送东西给我吃,我儿子在电话里骂我,你这个老东西,修这房子装模是请师傅的,你生得贱,吃了不消福,跌了膝盖骨,谁叫你爬上去装模板,摔下来怪鬼……,我住院卧床一个月,我儿子从来未来医院看我一次。只有老伴送饭。

护士又打电话要我家里人送钱到医院来,我家里还是不来人,护士向沈医生汇报,他家里人不送钱来,是否停药?沈医生说:“我给他担保,继续给他用药打针,我听到沈医生跟护士这段话,我在床上想来想去,我想起来好悔,应拆掉重建,我老了也不会摔跤了,活该。我摔伤了腿,住进了医院,儿女不买账,不如他人。沈医生为我治理腿伤,还为我担保药钱,不是亲人,胜过亲人!这种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精神,医德是多么高尚啊!

一失足成千古恨,好汉怕了病来磨,在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精心治理下,我终于出院了,我住院预交三千元,医保科长亲自为我解决了医保报账,农合医保给我报了一千八百元,现我真正体会到,农合、医保是农民受益治大病的可靠保障。人生总会有摔跤的,但跌倒了要爬起来,我还是爬起来了,结果是结胫壮骨,我一定要时刻牢记,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要感谢四医院的医德之风,与政府办合作医疗的好处啊!

这是我亲身的体会!

来源:零陵新闻网

作者:杨永华

编辑:梁园翠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