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零陵:深山里13小时生死营救
2021-12-03 08:48:34 字号:

红网时刻12月3日讯(通讯员 邓微)冬季的子夜,格外寒冷刺骨。对于年轻人来说,在野外的深山中熬过一晚,勉强可以对付,但对于一个68岁的老人来说,却无异于雪上加霜。

12月1日零时,零陵区水口山镇大皮口村一名68岁的杨姓老人在山上摘野生猕猴桃时,不幸滑落,腰部受伤,被困在深山里。零陵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指战员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历时9个多小时的搜救,最终在山上一处斜坡上找到迷失的老人。当时,老人面部凝结着一层厚厚的血痂,面部多处擦伤,但人还活着。

零陵区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救援任务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行动迅速展开。

20211201182208.jpg

深夜零时 长途奔驰

12月1日零时41分,零陵区消防救援大队接到119指挥中心调度,称水口山镇大皮口村一名68岁的杨姓老人迷失在深山里,急需救援。接到报警后,该大队7名指战员立即驱车70多公里,前往老人疑似被困的水口山镇大皮口村。到达现场后,消防救援人员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一起向山林出发,上山进行搜救。

入冬以后,晚上气温急剧降低,室外温度降至0度。特别是没有阳光照射的山林里,一到晚上就特别寒冷。这对于迷失在深山的68岁老人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由于山林中荆棘树木的阻挡,加上晚上看不清山上的具体情况,这给救援行动带来了严峻考验,稍不注意就会坠落山崖或滑下山坡。在向导的带领下,救援人员头顶着荆棘树木,艰难地在山林中攀登翻越。他们的手上、脸上被荆棘和干枯的树枝划上了一道道的血印。沿途中,救援人员企图通过喊话或者手电照射的方法,来确定老人被困的大致方位,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应。

精心调度 接力救援

第二日早上,大队教导员肖海波带领增援人员赶到村里并加入到搜救工作中。

带队指挥员陈凌志说:“说实话,时间都过去了7个多小时了,还是没有找到人,我们也很着急。”因为老人具体迷失在深山的哪一处地方不清楚,而且何时进的山,携带了哪些装备,又从什么位置进的山,准备去哪儿,这一切都不清楚。在这一夜的搜救中,他一直担任现场指挥和搜救工作,这一夜搜索就是6个多小时。

5小时,6小时,7小时……时间一点一点地在流逝。由于缺少相关的信息和有效线索,搜救老人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搜救现场,走累了,救援人员就坐在石头上休息一会;饿了渴了,就喝一口矿泉水。经历了长时间的搜索,寒冷、疲劳和饥饿,让救援人员都显得极度的疲惫。

微信图片_202112011656389.jpg

抢救生命 与时间赛跑

“大家再加一把劲,沿途仔细地搜索一下。越是不可能的地方越要去找,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地方。”树林里、灌木丛、草丛里……救援队员们搜索了10多公里后仍一无所获。此时,时间已到了12月1日上午10时,他们开始担心老人的生命安全。

就在救援队员们一筹莫展之时,10时09分,救援队员突然发现不远处的一处斜坡上像是一个人躺在地上。最后,经过救援队员们的确认,证实是迷失山林中的老人。看到老人后,救援队员们立即高兴起来:“还活着,老人还活着!”

被发现时,老人意识还算清醒,但由于长时间露宿在野外寒冷的山林中,老人身体虚弱,面部有多处明显的擦伤,身上有淤青,腰部剧烈疼痛。“从老人脸上的伤势判断,估计老人是不小心摔下或者滑下了山坡。”随后,消防救援人员为老人做了简单的包扎。

接着,救援人员利用多功能担架对老人进行固定,并在派出所民警和民兵应急队员的协助下,采取托举、肩抬等方法,于14时22分许将被困老人成功抬下山脚,交由现场等候的120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据了解,68岁的老杨,是一位孤寡老人,家里有一位瘫痪在床的哥哥。事发当时,老人到山上摘猕猴桃,不幸滑落,致头部皮外伤,腰部受伤,摔落后,老人告诉了同村当时正在山上捡柴的一对夫妇,随后,同村夫妇来到现场将自己的衣物等留下来给了老人,并下山报警求救。

来源:零陵区消防救援大队

作者:邓微

编辑:郑志祥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