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唐高翔)到村里广场上跳跳舞、散散步、聊聊天;去农家书屋看看书、充充电;送电影、戏剧下乡,一起谈谈旧日时光,回忆乡愁……金秋的零陵,农民农闲生活丰富多彩。
近年来,零陵区16个乡镇街道334个村、社区依托自身优势,以书香文化塑型、以典型选树育人、以乡风文明铸魂,逐步实现乡村文化亮起来、立起来、强起来。
走进零陵区南津渡街道仙神桥村的农家书屋,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书籍,内容涉及党史、农技、文学、医疗等多个门类。“以前,种蔬菜、养鱼、种果木,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现在有了农家书屋,一有时间就过来看看相关方面的书,对我帮助很大。”仙神桥村村民唐玉华说。
为了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零陵区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常抓不懈,依托“书香零陵”建设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
零陵区将培育选树道德典型作为提升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举办“道德讲堂”等各类活动,在全区334个村、社区选树了一批“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少年”“好邻居”等先进典型。“开展道德典型评选表彰活动,以身边事感化身边人,持续弘扬向善向上正能量。”零陵区妇联负责人说。
零陵区各乡镇街道还把移风易俗纳入精神文明创建重要内容,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薄养厚葬、打牌赌钱等不良习气。该区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做到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其他喜事不办,对大操大办等行为及时规劝,并以村宣传栏、村村通为主阵地,大力开展《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永州文明创建“十要十不要”、治陋习树新风等宣传,使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过去,当兵、升学、满月、进火等各种宴席不断,攀比之风盛行,劳民伤财。现在好了,除了婚丧,许多喜事都不办,节约资金和劳力,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资金用在发展和关心关怀村里特殊人群上。”零陵区文明办主任卿艳军说。
来源:零陵区创建办
作者:唐高翔
编辑:梁园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