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杨万里 陈斌 通讯员 石玲瑛)10月25日,走进零陵区邮亭圩镇和平村,只见在一片金黄金黄的稻田里,几台收割机来回穿梭,种粮大户蒋玉明等正在抢抓晴好天气机收晚稻,他开心地说:“今年我种了140多亩‘泰优390’晚稻,大旱之年喜获丰收。昨天我收割50亩晚稻, 每亩湿谷子有750公斤,除去水分每亩产量550公斤以上。实话实说,我种了大半辈子粮食,还从来没有这么高产量过。”
和平村地处黄溪河畔的福田万亩大洞之中,土地肥沃,是粮食生产大村、高标农田示范村,也是全区5个万亩双季稻连片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基地之一,全村稻田面积3358亩。“近年来,虽然我们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了,但未出现耕地抛荒现象,农民种粮积极性一直有增不减。我们村5年前就成立了制止耕地抛荒 ‘五老’监督协会,即老党员、老组长、老干部、老教师、老农民等。粮食奖励政策有增不减,今年,在农资价格上涨和干旱严重的情况下,仍有33位种粮大户将全村耕地全部承包了下来,其中种双季晚稻的就达2560余亩,我们村40多年来从未抛荒过一块田。” 村支书刘善林自豪地说。
“和平村这么多年来未出现抛荒田,粮食稳产高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村里水田土壤肥沃、 地势平整、水利条利好。同时,村里都是高标准农田,群众科学种粮,积极性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伍立艺介绍。
“和平村在水稻种植上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精选粮食种植品种、统一机耕机抛机插、统一选种科学育秧、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收机割机晒,确保了粮食产量提高和质重提升。”负责该片区的镇农技员吕保明介绍,近年来,零陵区连续出台了奖励大户种粮、鼓励种植双季稻等10余项优惠政策,调动了群众种粮的积极性。
“今年,我们和平村在干旱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帮助群众筹措抗旱资金11.5万元,打水井67口,解决群众抗旱保粮实际问题76个,已连续17年实现粮食丰收。”刘善林说。
来源:零陵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万里 陈斌 石玲瑛
编辑: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