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耕耘在广阔农村天地里的高校教师 ——记零陵区夏阳村乡村振兴驻村干部唐昊
2022-10-28 17:12:09 字号:

本网讯(通讯员 罗先忠 蒋林君 冯政)2022年3月10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珠山镇夏阳村,初春的暖阳照在身上,给人一股暖洋洋的惬意。村后青山里的树林,没了往日的青翠,凭添一份萧瑟。突然,“后山(山名青山里)着火啦……”,一阵慌乱的声音打破了村子的宁静,正在村委会办公的唐昊闻声急忙跑出办公室,只见后山上浓烟滚滚,隐隐可见火舌在舔舐着光秃秃的树枝。

很不巧,当天村干部都去镇里开会,村支部里只剩下他与王培宇两位驻村队员。“王培宇,走,去后山救火。”唐昊拉上王培宇,拎着工具就往山上冲。身后,不断有村民们陆续加入他们的队伍。初春时节,天干物燥,山上的厚厚的枯枝落叶极易点燃,一时间火势发展很快。唐昊一看,要阻止火势蔓延,一定要控制林木的过火面积。他当机立断,组织村民先挖防火沟,截断火势的蔓延之路,再组织过火区域的灭火行动。随着其他村干部的回归,镇灭火队的加入,经过十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将山火完全扑灭。而唐昊却因为吸入过多的山火烟雾,在医院打了三天点滴。“唐老师,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都很高,又有想法,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事后,夏阳村支书陈满林提起唐昊时,竖着大拇指说道。

农为邦本,水为农本

唐昊,今年42岁,永州开放大学技术中心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021年5月,响应政府与学校号召,参加乡村振兴工作队赴夏阳村驻村工作。

夏阳村位处湘桂两省交界之地,共有11个村民小组,291户1268人,以莲花种植、小龙虾养殖、观光餐饮产业为主。2021年5月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夏阳,2021年7月份,适逢大旱,乡村振兴工作队跟村干部一起,搭接临时电线、水管,利用抽水机到石期河引水灌溉,给干旱的稻田、果园送去了汩汩清流,润泽着片片良田沃土,也滋润着农民的心。

唐昊在积极参加村里抗旱救灾工作的同时地走访调查,发现干旱天气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夏阳村的农田灌溉设施不完善问题也很突出,这问题如果不给予改善,就算没有旱灾,也无法保证村里农田得到充分的灌溉。为了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2021年8月份,唐昊在与工作队其他成员及村支两委成员密切沟通论证后,适时推动村里建设抗旱抽水设施项目,购买灌溉系统,将地下水管铺设到夏阳村几个种植区的最高点,灌溉面积达1100余亩,彻底解决了夏阳村农作物种植缺水问题。如今的夏阳村,在灌溉季节,每一块稻田都流水潺潺,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干旱的侵袭了。

解放思想,盘活资源

夏阳村的后山上,原有一片面积186亩的园林场,八十年代时租给人种柑橘,用以发展村里的集体经济。到了九十年代末,租期到了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未续租。闲置时间久了,就成了一片荒山。

唐昊在村中工作调研过程中,把眼光投到了这片荒山上,这片已经荒废了二十多年的荒山,利用得好的话,将会是一块香饽饽。

唐昊与工作队其他成员及村干部们商议后认为,乡村要振兴,必须打破原有的一些条条框框,为创业者创造良好的创业条件,留住创业者,实现把资源转化为资产,促进夏阳村集体经济的建设。在大家的努力下,村委会积极转变思路,眼光往前看,历史遗留问题交由村委会负责处理,不给新承租人留尾巴;并提供修路、灌溉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彻底解除了新承租人的后顾之忧。把一片荒山盘成了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资源。

振兴教育,传道解惑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大学生教学质量,实现农民大学生实践教学与落实贯彻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有机结合,永州开放大学多年来坚持开展“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和“乡村学堂”活动。作为永州开放大学的教师,唐昊特别关注夏阳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满足村里有学历需求的青年人求学的愿望,他积极与学校联系,组织村里青年人到永州开放大学参加大专、本科学历的学习深造,并利用好乡村振兴的政策,为他们免除学费。2021年5月以来夏阳共有十多名有志青年进入永州开放大学专、本科学习。

开放大学的特色在于“开放”二字,学校采用远程教学,学生学习、作业以及大部分考试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完成。但夏阳的这些学生自小在农村长大,部分学员连鼠标都没有摸过,更遑论掌握网络学习的能力了,唐昊就主动承担起这批学员入学教育任务,首先将夏阳村的学员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开放大学的网上教学活动、学习网络平台资源;掌握参加BBS讨论、在线答疑、网上作业等技能,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进入快速学习状态。

防疫先锋,热心公益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夏阳村也受到波及,因为村里青壮年大半外出打工或创业,留守村中的有两百多个老人,防疫压力很大。做好这些老人的防疫工作,既能防范疫情在本地的传播,又可以让远在外地的子女们不再为家里老人的身体健康而担心。此时,作为共产党员的唐昊,迎难而上,毅然冲在防疫第一线,在每天在村中做好防疫宣传的同时,承担起了这两百多名老人的防疫帮扶工作。

夏阳村只是一个行政村,医疗条件有限,接种疫苗必须到11公里外的珠山镇上。每次集中接种疫苗时,唐昊会先统计村里需要打疫苗的老年人人数,然后开着自己的私家车一批一批地将老人送到医院、陪伴他们排队打疫苗,再从医院安全返回,虽说工作繁琐,但唐昊却不以为烦,始终保持着耐心细致的态度,一个不漏地带领老人们完成了全部三针疫苗的接种。

扶弱济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夏阳村村民陈银宙,长期在外打零工,家里一对未成年的子女。不幸罹患肺癌,因家里经济困难,无法进行系统治疗,导致癌症已发展到晚期还无法入院治疗。唐昊得知此事后,慷慨解囊,先个人捐赠了1000元让其住进医院,而后又同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干部沟通以村委会的名义为陈银宙捐款2000元。虽然对于一个癌症晚期病人的高昂治疗费用来讲,这点善款只是杯水车薪,但这一善举,却赢得了村民的一致赞赏,并促进了夏阳村“良善”乡风的建设。

驻村工作一年多以来,唐昊完成了从高校教师到基层干部的转变。这不仅仅是身份上的改变,更是他心灵上的一次洗礼。在大家的努力下,夏阳村的建设蒸蒸日上,唐昊欣慰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指挥我到哪里,我就奋斗在哪里!短短的一年时间,我能取得一点点成绩,离不开村支部与村民们的大力支持。广阔的农村天地,大有作为!即使哪天我结束了驻村工作,回到校园,我还是会记得这里的父老乡亲们,还要经常回来为村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来源:零陵新闻网

作者:罗先忠 蒋林君 冯政

编辑:陈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