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唐高翔)春日暖意融融,走在零陵广袤的乡村,村民在大棚里忙碌劳作,农机员在检修机械,装运农资的车辆来回奔波,农技人员现场指导……到处一派繁忙景象。
在零陵区富家桥街道峦石山村,只见7000多平方米的早稻育秧大棚里,村民们在辛勤耕作,有的平整土地,有的拋撒肥料,有的放置秧盘……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好不热闹。
“集中育秧时间只需20天左右,时间短、出苗率高、秧苗质量好,减小了劳动强度,避免了气候对秧苗的影响。”说到大棚集中育秧的好处,峦石山村支书黄国华高兴地说。
“这是旋耕机,这是播种机……还有大型拖拉机、薄膜铺设机等,为确保今年生产顺利进行,这些农机设备全部得检查一遍。”在零陵区石山脚街道悟山岭村,正在与2名技术员检查农机设备的种粮大户谢许平如数家珍,在肥料仓库内,多名工作人员正从大卡车上卸肥料。谢许平说,春耕生产要未雨绸缪,早谋划、早准备。
零陵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守好耕地“命根子”、牵牢科技“牛鼻子”、开动农机“铁疙瘩”,向土地要粮、向科技寻粮。该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牢牢守住55.98万亩耕地和47.3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确保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86万亩以上、总产36万吨以上,2023年零陵区计划落实粮食播种面积85亩,其中水稻75万亩,旱粮10万亩已分解到乡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育秧,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注入强劲科技动能。4年来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余亩,全区共有大棚设施集中育秧基地82个。目前,已落实3个双季稻示范带,5个万亩、7个3000亩及299个200亩双季稻绿色高效创建示范片,299个新创建万亩以上粮食生产示范点。全区23.5万亩早稻育秧已落实到主体。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激励政策,加大粮食生产奖补力度,增加农民种粮综合效益,制定出台《2023年零陵区发展粮食生产十条措施》,列支520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比去年增加1200万元,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来源:零陵区创建办
作者:唐高翔
编辑:郑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