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顾恒源)“以前渠道堵得厉害,一到灌溉季就发愁,现在水顺畅了,今年种粮心里踏实多了!”看着清澈的渠水汇入农田,零陵区凼底乡桴江村村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滋养沿线万亩农田的“农业生命线”,桴江河灌区南干渠及双牌灌区一支渠因多年洪水侵蚀、年久失修,出现严重损毁淤积,加之历史遗留的供水堵点,导致每到农业生产关键期,沿线农田用水便“捉襟见肘”。
渠道维修现场施工图。
“往年插秧季,看着田里秧苗快干了,水却过不来,急得整晚睡不着。”晓江村种粮大户袁师傅的回忆道出了过往的无奈。灌溉难题不仅影响收成,更一度使邻里关系因争水而紧张。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面对群众的焦急期盼,凼底乡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2024年底,乡里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启动前期调研。技术人员与党员群众徒步勘查10余公里渠道,逐段记录损毁情况,并通过走访288名群众、咨询27名农业水利“土专家”,精准摸清了渠道“病灶”,为修缮工程制定了科学方案。
渠道疏浚现场施工图。
乡党委、政府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资立项,同时统筹调配全乡项目资金,最终筹措70余万元为工程“输血”。为确保质量与进度,乡党政主要负责人17次深入施工一线靠前督战,针对清淤、堵点加宽、闸门设置等关键环节提出21条优化建议。
经过40余天紧张施工,10余公里渠道完成疏浚维修,14个控水闸门安装到位,7座便民便桥同步建成。如今,闸门开启,清澈渠水畅通无阻直达田间地头,困扰群众多年的灌溉难题得以彻底解决。
经疏浚维修,渠道通畅,供水正常。
“这是近3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现在水够了,我们种粮底气更足了!”袁十万村村民看着长势喜人的庄稼难掩喜悦。据悉,此次工程惠及沿线7000余名群众、10000余亩农田,不仅解决了灌溉难、种粮难问题,更显著提升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
为保障渠道长期“活水畅流”,凼底乡同步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对接上游电站统筹蓄水保水与设施维养,确保来水稳定;通过多种渠道引导群众树立节水意识;明确沿线各村管护责任,及时处理渠道杂物与微小损毁,有效减少涉水纠纷。
来源:凼底乡
作者:顾恒源
编辑:郑志祥